【少海穴】 出《太平圣惠方》,别名:曲节。国际代码:HT3,拼音:ShaoHai,手少阴心经合穴,五腧穴五行属水,本穴物质为地部的经水与天部的云气汇合之处,水湿云气在本穴为缩合冷降,穴内气血总体特性表现出水的润下特性,故其属水。海为诸川之汇,深阔无量。在人身以少阴为六经之最里。屈肘取穴,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主治目黄,胁痛,腋下肿痛,肩臂不举等病症。 【少海穴定位】 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灸之宝取穴法】 屈肘,在肘横纹尺侧纹头凹陷处取穴。 【少海穴的功能作用】 理气通络,益心安神,降浊升清。 【少海穴主治病症】 少海主要用于心神及手少阴心经疾患:如头痛、目眩、健忘、心痛、精神病、胁痛、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项强、臂麻、肘挛、手颤、腋下肿痛、瘰疬等。 【少海穴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前臂放散.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少海穴配穴】 配后溪,有舒筋通络活血的作用,主治手颤,肘臂疼痛。 配天井,有活血散瘀的作用,主治瘰疬。 配兑端、本神,治吐沫。 配手三里,治两臂顽麻。 配后溪,治手颤。 配间使、少府、阳辅、丘墟、足临泣、申脉,治腋痈。 配行间、三阴交,治月经过多。 配天井,治瘰疬。 配巨骨、阿是穴治疗颈淋巴结核。 【少海穴名解】 少,阴也,水也。海,大也,百川所归之处也。该穴名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汇合于本穴。本穴物质为青灵穴水湿云气的冷降之雨和极泉穴的下行之血汇合而成,汇合的地部水液宽深如海,故名。 【少海穴解剖】 浅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和贵要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和尺侧返动脉的分支分布[7]。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桡侧为正中神经,并有贵要静脉,尺侧下副动、静脉和尺返动、静脉。 【少海穴相关文献】 《针灸甲乙经》:少海者水也,在肘内廉节后陷者中,动脉应手,手少阴脉之所入也,为合。 《百症赋》:“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三里。” 《胜玉歌》:“瘰历少海,天井边。” 《甲乙经》:“少海主风眩头痛。” 《外台秘要》:“少海主寒热,齿龋痛、狂。” 《席弘赋》:“心疼手颤少海间。” 《铜人》:“治寒热齿龋痛,目眩发狂。” 《针灸大成》:“主肘挛腋胁下痛,四肢不得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