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灵穴】 出《太平圣惠方》,别名:青灵泉。国际代码:HT2,拼音:QingLing,属手少阴心经。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主治目黄,胁痛,腋下肿痛,肩臂不举等病症。 【青灵穴定位】 青灵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灸之宝取穴法】 坐或仰卧位,屈肘举臂,在极泉与少海连线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取穴。 【青灵穴的功能作用】 有理气止痛,宽胸宁心、清头目、疏经络作用。 【青灵穴主治病症】 主治目黄,头痛,振寒,胁痛,肩臂痛,肩臂不举,上肢不遂,肩臂疼痛,肩胛及前臂肌肉痉挛,腋下肿痛,肋间神经痛,心痛,心绞痛,目视不明,神经性头痛等。 【青灵穴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前臂及腋部放射。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青灵穴配穴】 配少海、灵道,通里治上肢麻痹。 配曲池,治肩臂疼痛。 配肩髑、曲池治肩臂痛。 配曲池,有舒筋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臂疼痛,肩关节周围炎。 配光明、合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疾,头痛。 配天井、丰隆,有健脾化痰,行瘀散结的作用,主治腋淋巴结炎。 【青灵穴名解】 青,通清,指神仙。灵,有神灵之义。少阴君火之气,出于极泉,犹易经之震卦一阳居下。震出东方日出之地,东为春阳之起,万物借以发生,春色青青,《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谓:“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喻此穴处有生神之义,故名青灵。 【青灵穴解剖】 当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有肱三头肌;有贵要静脉、尺侧上有副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 【青灵穴相关文献】 《太平圣惠方》:青灵二穴在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之。 《太平圣惠方》:灸三壮,主肩不举,不能带衣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肩臂不举,不能带衣,头痛振寒,目黄,胁痛。 《针灸大成》:主目黄头痛,振寒胁痛,肩臂不举,不能带衣。 《类经图翼》:振寒胁痛,肩臂不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