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扶突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5-3 12:03|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503| 评论: 0

摘要: 【扶突】出《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为天部层次提供水湿,清润肺气。扶,帮助、扶持也。突,冲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外热的扶助下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天鼎穴蒸发上行的水湿之气,性滞重,至本穴后无力 ...
扶突
出《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为天部层次提供水湿,清润肺气。扶,帮助、扶持也。突,冲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外热的扶助下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天鼎穴蒸发上行的水湿之气,性滞重,至本穴后无力上行于天,是在心的外散之热扶助下才得以上行,故名。

扶突别名
水穴

扶突的功能作用
清咽消肿,理气降逆

扶突的定位
在颈外侧部,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扶突解剖
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深层内侧有颈升动、静脉。

扶突主治功能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吞咽困难,暴喑,瘿气,瘰疬等。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吞咽困难、甲状腺肿大、声带小结、声音嘶哑等。

扶突配穴
合谷穴治瘿气。
天突水突、合谷治瘿气;
配太溪、天突治喉鸣。
大椎、合谷,有清热利咽作用,主治暴喑,咽喉肿痛。
配天突、天溪,有行气利咽喉作用,主治暴忤气哽。

扶突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咽喉部放散,出现发紧发胀之感。注意针刺不可过深,以免引起迷走神经反应。
艾炷灸3~5壮或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寒则补之,湿热则泻之。

按摩方法
可用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拇指弹拨法等手法对扶突穴进行按摩。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时间宜短。因为扶突穴位接近气管,因此不可用力过度。
 按摩扶突穴有为天部层次提供水湿,清润肺气的功效。

扶突相关文献
《备急千金要方》:在气舍后一寸半。
《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在曲颊下同身寸之一寸,人迎后。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在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五分。
《灵枢·寒热病》:暴瘖气哽,取扶突与舌本出血。
《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咽喉鸣喝喘息。
《备急千金要方》:暴瘖不能言;舌本出血。
《针灸大成》:咳嗽多唾,上气,咽引喘息,喉中如水鸡声,暴喑气哽。
《外台秘要》:咳逆上气,咽喉鸣,喝喘息,暴喑,气哽。
《备急千金要方》:扶突、大钟、窍阴,主舌本出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9:41 , Processed in 0.1024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