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三里】 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为手阳明脉气所发之处,且脉气较深,针刺此穴针感很强;其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强,故可治疗手阳明经的各种疾患;手三里:里,可作寸解。若屈肘作置,取手阳明经经穴,手三里即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3寸处,故名手三里。 【手三里别名】 鬼邪穴 【手三里的功能作用】 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 【手三里的定位】 【手三里穴解剖】 在桡侧短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手三里主治功能】 主治偏瘫,手臂麻痛,肘挛不伸,腰疼不伸,腰疼不得卧,肩背疾患;腹痛齿痛,失喑,颊肿,瘰疬,眼目诸疾,舌痛等。临床上主要用于腰痛,肩臂痛,上肢麻痹,半身不遂,溃疡病,肠炎,消化不良,牙痛,口腔炎,颈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乳腺炎,感冒。 现代研究发现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在X线钡餐下观察,针刺手三里可使胃蠕动增强。用阻断血流方法,针刺手三里,可使结肠蠕动增强。针刺手三里也可看到空肠、回肠的蠕动发生即时性改变,蠕动强者减弱,弱者增强。利用家兔实验观察“手三里”穴,对大肠运动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手三里配穴】 配颊车治颊肿; 配天井、少海治肘挛不伸。 配肾俞、委中,有通经活络作用,主治急性腰扭伤。 【手三里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1~2寸,局部酸胀沉重,针感可向手背部扩散。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方法】 按摩的手法可以采用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等。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揉动1分钟,换左手 ,每日3次。手三里是强壮穴,平时可用拇指揉,每次1~3分钟,也可用艾灸法,每次灸5~10分钟,能显著增强免疫力。手三里可以治疗腰膝痛,尤其是慢性腰肌劳损,经常揉揉手三里就会好转。指压手三里对精神镇定有效,可治疗精神性阳痿;此外,对齿痛、喉肿也很有效。 【手三里相关文献】 《针灸资生经》:在曲池下三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 《循经考穴编》广注:屈肘取,若直取合三寸。 《针灸甲乙经》:肠腹时寒,腰痛不得卧。 《备急千金要方》:霍乱,遗矢,矢气;胸胁柱满;腹瞋满。 《外台秘要》:齿痛,顺颊肿。 《太平圣惠方》:肘臂酸重,屈伸难。 《针灸甲乙经》:肠痛时寒,腰痛不得卧,手三里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手臂不仁,肘挛不伸,瘰疬。 《杂病穴法歌》:手三里,治舌风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