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胃经-阴市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5-15 15:38|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479| 评论: 0

摘要: 【阴市穴】出《灵枢·经脉》。别名阴鼎。国际代码:ST33,拼音:YinShi。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主治腹胀,腹痛;腰膝痿痹,屈伸不利。【阴市穴定位】在大腿前面 ...
阴市
出《灵枢·经脉》。别名阴鼎。国际代码:ST33,拼音:YinShi。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主治腹胀,腹痛;腰膝痿痹,屈伸不利。

阴市穴定位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

灸之宝取穴法
正坐屈膝或仰卧,当膝盖外上缘直上4横指处取穴;或于伏兔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中点处取穴。

阴市穴的功能作用
温经散寒,理气止痛,温下焦,散寒除湿;通经络,强腰膝,利关节。

阴市穴主治病症
主治膝关节痛,下肢伸屈不利,腰痛,下肢不遂,腹胀,腹痛,腿膝酸痛,脚弱无力,痿痹,两足拘急,水肿,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小腹胀痛,疝气,腿膝痿痹,脚气,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消渴,糖尿病等。

阴市穴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扩散至膝关节周围。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针灸甲乙经》:不可多灸。用热远热也。若遇阴极之证,必不得已而用之,可遵《针灸甲乙经》不可多灸之戒。

阴市穴配穴
足三里穴、血海穴、阴市穴、阳陵泉穴、髀关穴、伏兔穴、丰隆穴治中风下肢不遂、小儿麻痹等
配委中穴、足三里穴治两膝红肿疼痛。
配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缓解治疗腿膝痿痹。
配肝俞,有温经行气的作用,主治寒疝。
配髀关、阳陵泉、足三里,有温经散寒的作用,主治膝腿冷痛,无力。
配阳陵泉、犊鼻、足三里,治膝腿冷痛、无力。
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治下肢不遂。

阴市名解
.阴市。阴,水也。市,聚散之地。该穴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髀关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脾土外渗之水,因本穴处肉之陷,经水在此汇合之状,故名。

阴市穴解剖
浅层布有股神经前皮支和股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旋股外侧动、静脉的降支和股神经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并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通过。

阴市穴相关文献
《针灸甲乙经》:阴市,一名阴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若拜而取之。
《针灸甲乙经》:寒疝痛,腹胀满,痿厥,少气,阴市主之。
《针灸甲乙经》:阴市禁不可灸。
《针灸大成》:寒疝腹痛,阴市、太溪、肝俞。
《备急千金要方》:主腹中满,痿厥,少气。
《玉龙歌》: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灵光赋》:两足拘挛觅阴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9:21 , Processed in 0.14217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