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下廉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4-30 22:37|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392| 评论: 0

摘要: 【下廉】出《针灸甲乙经》,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下,下与上相对,指下部或下方。廉,廉洁清明也。下廉名意是指本穴下部层次的气血物质洁净清明。本穴物质是由温溜穴传来的水湿云系,此水湿云气在本穴的位置是天之天部 ...
下廉
出《针灸甲乙经》,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下,下与上相对,指下部或下方。廉,廉洁清明也。下廉名意是指本穴下部层次的气血物质洁净清明。本穴物质是由温溜穴传来的水湿云系,此水湿云气在本穴的位置是天之天部,而天之下部的气血物质相对处于廉洁清静,故名下廉穴。

下廉别名
手下廉

下廉的功能作用
清胃肠热,调理肠胃,通经活络

下廉的定位
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下4寸处取穴。

下廉穴解剖
在桡骨的桡侧,桡侧有腕伸短肌及腕伸长 肌,深层有旋后肌;有桡动脉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

下廉主治功能
主治腹痛,腹胀,腹中痞块,完谷不化,泄泻,头风,眩晕,目痛,唇干,流口水,气喘,尿血,上肢不遂,狂言,乳痈,毛发焦脱等。现代临床多用于网球肘,急性脑血管病,腹痛,肠鸣音亢进等。现代研究:在X线观察下,针刺下廉穴,可解除胃病患者的胃痉挛。

下廉配穴
配印堂、太阳治头痛,眩晕;
合谷上巨虚、会阳治肠炎;
长强治便血;配曲池治肘臂痛。
头维神庭,有清利头目作用,主治头痛,眩晕,目痛。
配丘墟,有清热泻火作用,主治狂言等。

下廉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手臂及手指放散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方法
按摩下廉的手法可以用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等。经常配合按摩上廉、下廉,每次1~3分钟,对手臂具有良好的保养作用。下廉对运动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如网球肘、肘关节炎、肘臂痛等。疼痛难忍时,可将食指与中指并拢,以指腹垂直按压此穴,左右臂各1~3分钟,疼痛就会减轻。

下廉相关文献
《医学入门》:在曲池前五寸,兑肉分外斜。
《循经考穴编》广注:曲池前来四寸,屈肘取之;若直取合五寸。
《医宗金鉴》:从温溜穴上行二寸五分,辅锐肉分。
《针灸甲乙经》:溺黄;眼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头风,臂肘痛。
《针灸资生经》:胸胁小腹痛;偏风,热风,冷痹不遂,风湿痹。
《铜人》:头风,臂肘痛。
《循经》:脑风眩晕,腹痛如刺,狂言狂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9:38 , Processed in 0.07523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