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维】 出《灵枢·经脉》,头维穴为足阳明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胃经的五谷精微由本穴分送头之各部,阳气以风行之状由本穴分散于头之各部。头维。头,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内物质所调节的人体部位为头。维,维持、维系之意。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维持头部正常秩序的作用。头部为诸阳之会,它要靠各条经脉不断地输送阳气及营养物质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行。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在输送头部的阳气当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头部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作用,而胃经气血传之于头又是靠本穴传输,故名头维穴。 【头维别名】 颡大穴 【头维的功能作用】 疏风泄火、明目止痛 【头维的定位】 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距神庭4.5寸,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 【头维解剖】 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颞支。 【头维主治功能】 寒热头痛,目痛多泪,喘逆烦满,呕吐流汗,眼睑瞤动不止,面部额纹消失,迎风泪出,目视物不明。常为治疗湿邪内浸的头部腧穴。主要治疗病症:偏头痛,前额神经痛,血管性头痛、精神分裂症,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结膜炎,视力减退等。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眼轮匝肌痉挛等。 【头维配穴】 配合谷穴治头痛; 配太冲穴治目眩。 配风池、率谷、合谷、列缺,有祛风活血,通络镇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眼痛。 配合谷透后溪、太冲,涌泉,有镇静安神的作用,主治精神分裂症。 【头维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平刺0.5~1寸。温灸3~5分钟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方法】 用双手中部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每次5分钟。有清脑名目,止痛镇痉的效果 【头维相关文献】 《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足少阳、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 《医宗金鉴》:头维、攒竹二穴,主治头风疼痛如破,目痛如脱,泪出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