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际】 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五行属性属火。“荥主身热”,故此穴具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鱼,水中之物也,阴中之阳也。际,际会、会聚也。该穴者,水中之阳聚集也。本穴气血为太渊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由于肺经经水经过列缺穴的分流,太渊穴的失散,因此传至本穴的地部经水已较稀少。而本穴所处为西方之地,地性干燥,故其经水吸收脾土之热后大量蒸发上达于天。鱼际之名即是意指穴内气血由阴向阳的这种主要变化,故名鱼际。 【鱼际别名】 【鱼际的功能作用】 清宣肺气,清热利咽 【鱼际的定位】 位于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大拇指伸直,在大拇指根部和手腕连线的中点 【鱼际穴解剖】 当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处;血管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鱼际主治功能】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发热、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症;肘臂手指挛痛,指麻瘫痪;小儿疳积等病症。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鱼际配穴】 配尺泽治唾血; 配肺俞治小儿咳嗽。 配合谷,有宣肺清热,利咽止痛的作用,主治咳嗽,咽喉肿痛,失音。 【鱼际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挑治。 艾炷灸3~5壮;艾条灸3~5分钟。 寒则补而留之,热则泻气摇孔出针,或凉药水针。 【按摩方法】 按摩手法可以用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等。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鱼际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每日2次。日常用两手对搓,或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鱼际,感觉酸痛时,再稍稍坚持一会儿,能增强肺功能,从而改善容易感冒者的体质状况,提高其抵御外邪的能力,有益保持身体健康。按摩鱼际穴可以起到缓解治疗咳嗽、咽喉肿痛、及扁桃体炎、发热、小儿营养不良等的作用,有气化肺经水湿,散发脾土之热的功效。 【鱼际相关文献】 《灵枢·厥病》: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则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 《黄帝内经灵枢》: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 《针灸甲乙经》:凡唾血,泻鱼际,补尺泽。 《医宗金鉴》:惟牙痛可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