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尺泽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4-29 15:59|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658| 评论: 0

摘要: 【尺泽】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尺泽穴五行属水。尺,小也。泽,池也。尺泽名意指侠白穴浊降之雨在地部形成的小泽。何以侠白穴降地之雨在地部只形成小泽而非大泽。这是因为人体的不同经脉分属不同的方位、 ...
尺泽
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尺泽穴五行属水。尺,小也。泽,池也。尺泽名意指侠白穴浊降之雨在地部形成的小泽。何以侠白穴降地之雨在地部只形成小泽而非大泽。这是因为人体的不同经脉分属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区域。肺应秋,属西方,为经过长夏之后的时序,土地干燥(脾部肌肉要比其它经脉所属区域的干燥),侠白穴天部的雨降大部分为脾土吸收,故而在地部只能形成小泽 。

尺泽别名
鬼受、鬼堂、气堂

尺泽的功能作用
清热和胃,通络止痛、清宣肺气,泻火降逆

尺泽的定位
屈肘仰掌,在肘窝横纹中央,大筋(肱二头肌腱)外侧凹陷中。屈肘拱手,在大肠经曲池穴1寸横纹端。

尺泽穴解剖
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和头静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

尺泽主治功能
主治咳嗽、喘息、气逆、咯血、善呕、胸胁满痛、肺痨、心痛、心烦、癃闭、胃痛、腹胀、绞肠痧痛、便秘、鼻衄、喉痹、舌干、振寒、瘛疭、潮热消渴、癫疾、痿疟、腰痛、肩脊痛、风痹、手臂不能上肩,肘臂挛痛。现代相关报道只要临床应用于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丹毒、胎位不正、麻疹、高血压、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急性胃肠炎、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尺泽配穴
合谷穴,有行气活络,祛瘀止痛的作用,主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
配肺俞穴,有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配委中穴,有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吐泻。
太渊穴,经渠治咳嗽,气喘。
孔最穴治咳血,潮热。
配曲池穴治肘臂挛痛  。
配少泽治短气胁痛、心烦。
配合谷、少商治咽喉肿痛。
肩髃、曲池、合谷,治肘臂挛痛。
配少商、商阳,治咽喉肿痛。
配委中、水沟,治闪挫腰痛。
配肺俞、风门,治咳喘。
配委中刺络放血,治急性吐泻、急性胃肠炎。


尺泽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一般直刺0.5~0.8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注意:不宜瘢痕灸,以免因瘢痕而影响肘关节的活动。

按摩方法
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尺泽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每日2次。按摩尺泽穴位可以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部烦满、肘臂挛痛等。按摩尺泽穴具有汇聚肺经阴液并循肺经的地部渠道运行的功效。

尺泽相关文献
《灵枢·本输》:“肘中之动脉也”。
《针灸甲乙经》:“在肘中,约〔纹〕上动脉。”
《素问·刺禁论》王冰注:“屈折之中”。
《备急千金要方》:主呕泻上下出,两胁下痛。
《灵光赋》:吐血定喘补尺泽。
《肘后歌》:鹤膝肿劳难移步,尺泽能舒筋骨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9:42 , Processed in 0.1819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