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穴】 出《灵枢·本输》,别名:鬼垒、鬼眼、阴白;国际代码:SP2,拼音:DaDu,是足太阴脾经的荥穴,五腧穴属火,本穴物质为隐白穴传来的气化之气,至本穴后为散热冷降的变化,所散之热上炎于天,体现出火的炎上特性,故本穴属火。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主治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大都穴定位】 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灸之宝取穴法】 大都在足趾,第一跖趾关节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大都穴的功能作用】 散发脾热、泄热止痛、健脾和中 【大都穴主治病症】 主治腹胀,胃痛,胃炎,胃痉挛,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消化不良,呃逆,呕吐,脘腹胀痛,腹胀腹痛,急慢性肠炎,霍乱泻痢,泄泻,便秘,热病无汗,体重肢肿,心痛,心烦,四肢浮肿,肌肤不仁,身重骨痛,手足厥冷,气滞腰痛,足大趾本节红肿疼痛,手足逆冷,足部肿痛,足趾痛,小儿惊风,脑血管病后遗症,小儿抽搐等。现代又多用大都治疗急慢性肠胃炎等。 【大都穴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一般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注意:孕妇及产后百日内禁灸。 【大都穴配穴】 配阴陵泉、商丘,有健脾利湿的作用,治脾虚腹泻。 配经渠,有解热发汗的作用,治热病汗不出。 【大都穴名解】 大,指广泛。都,池也,盛也,丰盈也,又汇聚也。井穴在足大趾内侧本节后赤白肉际处,脉之所流为荥,五行属火,为本经之母,穴为土气丰富与储积之处,如水之入于池也。故尊曰大。杨上善说:“水溢为荥”,其气渐盛,经气在此停聚也。由此聚注为俞,故名曰大都。 【大都穴解剖】 有足底内侧神经皮支和足底内侧动脉分布。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并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通过。 【大都穴相关文献】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脾出于隐白……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 《备急千金要方》:后闭不通;目眩;目系急,目上插。 《肘后备急方》:主卒霍乱,下利不止。 《医宗金鉴》:大都主治温热病,汗不出。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满,善呕,烦热闷乱,吐逆,目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