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浆】 承浆穴是任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任脉的冷降水湿及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承,承受也。浆,水与土的混和物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湿及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胃经地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以及任脉廉泉穴冷降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地部经水的承托之地,故名承浆。具有生津敛液、舒筋活络的功用。 【承浆别名】 天池穴,鬼市穴,悬浆穴,羕浆穴。 【承浆的功能作用】 生津敛液、舒筋活络。 【承浆的定位】 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承浆穴解剖】 在口轮匝肌和颏肌之间;有下唇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及颏神经分支。 【承浆主治功能】 主治口眼歪斜,唇紧,齿痛,流涎,口舌生疮;暴喑,面肿,齿 ,癫痫,面瘫,齿衄,龈肿,消渴嗜饮,小便不禁,赤神经痛,癔病性失语,糖尿病。 【承浆配穴】 配大椎,可以治疗痛经。经潮前3天开始,每日1次,至经净为1疗程。 配委中穴治衄血不止。 配风府穴治头项强痛、牙痛。 配女膝穴、唇里穴可治齿槽尖肿。引用:《奇穴治疗诀》。 配攒竹穴、四白穴可治疗面肌痉挛。引用:《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配下关穴、合谷穴治疗三叉神经痛。引用:《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承浆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针刺承浆穴的方法:承浆穴斜刺0.2-0.3寸。 艾灸承浆穴的方法:承浆穴艾条灸5-10分钟。 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方法】 用中指指腹按揉承浆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2分钟。按摩承浆穴位具有缓解治疗口眼歪斜、面肿、龈肿、齿痛、口腔溃疡、三叉神经痛、小便不禁、癫狂等作用。经常按摩承浆穴有连通体表体内的功效。承浆穴在唇下凹处,以食指用力压揉,口腔内会涌出分泌液。糖尿病患者用力压揉此处十余次,口渴即可消失,不必反覆饮水。这种分泌液,不仅可以预防秋燥,而且含有延缓衰老的腮腺素,可使老人面色红润。承浆穴,不仅可防秋燥、还可延缓衰老、保养皮肤。 【承浆相关文献】 《甲乙经》:“足阳明、任脉之会。” 《通玄指要赋》:“头项强,承浆可保。” 《百症赋》:“承浆泻牙疼而即停。” 《聚英》:“若一向灸,恐足阳明脉断,其病不愈。停息复灸,令血脉通宣,其病立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