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胃经-四白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5-3 16:23|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571| 评论: 0

摘要: 【四白】出《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散发脾热,向天部提供水湿。四白。四,数词,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围空间。白,可见的颜色、肺之色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经水在本穴快速气化成为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承 ...
四白
出《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散发脾热,向天部提供水湿。四白。四,数词,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围空间。白,可见的颜色、肺之色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经水在本穴快速气化成为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承泣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性温热,由地部流至四白时,因吸收脾土之热而在本穴快速气化,气化之气形成白雾之状充斥四周,且清淅可见,故名。

四白别名
四白穴

四白的功能作用
祛风明目

四白的定位
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瞳孔正中央下约1寸处。

四白解剖
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

四白主治功能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四白配穴
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治口眼歪斜;
配攒竹穴治眼睑瞤动。
配瞳子髎、翳风、颊车治三叉神经痛(第二支);
配阳白、地仓、风池、合谷治面瘫等。
丰隆太白、太冲,有涤痰通络,疏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翳,眼睑瞤动,青光眼。
配颊车、攒竹、太阳,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口眼歪斜,角膜炎。
配涌泉、大杼,有阴潜阳的作用,主治头痛目。

四白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沿皮透刺睛明;或向外上方斜刺0.5寸入眶下孔。

按摩方法
使用双手的食指,略微用力进行按压;时间与次数:每次持续按压3秒,10次为1组;最佳刺激时间:早、中、晚,各一组。 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所谓“四白穴”,就是“四方明亮”之意,通过对四白穴进行按摩,可以对缓解眼部肌肉疲劳,眼部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四白相关文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凡用针隐审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
《针灸大成》:“主头痛,目眩,目赤痛,僻泪不明,目痒,目肤翳,口喎僻不能言。”
《针灸甲乙经》:目痛口僻,戾目不明,四白主之。
《类经图翼》:头痛目眩,目赤后翳,瞤动流泪,眼弦痒,口眼喎僻不能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凡用针稳审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9:51 , Processed in 0.08758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