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泉】 出《灵枢·热病》中,属于任脉,任脉气血在此位处天之下部,天之上部的气血为空虚之状,阴维脉的气血随之而入,故本穴为阴维任脉之会。考舌为廉,又指棱角状;液为泉。因穴上有结喉,形似棱角,内当舌下,时有津液所出,犹似清泉,主治舌纵涎出,廉泉指舌下两条经脉,此穴在喉结上缘,靠近廉泉脉,因名其穴为廉泉。 【廉泉别名】 本池、舌本 【廉泉的功能作用】 通调舌络、清利咽喉。 【廉泉的定位】 位于结喉上方,当舌骨的上缘凹陷处。 【廉泉穴解剖】 在舌骨上方,深部为会厌,下方为喉门,有甲状舌骨肌、舌肌、有颈前浅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布有颈皮神经,深层有舌下神经分支。 【廉泉主治功能】 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中风舌强不语、暴喑、乳蛾、咽食困难、舌肌萎缩。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甲状腺肿大、食道炎、癔病等。 【廉泉配穴】 配通里、人中,活血通络开窍,治舌强不语; 配地仓,利湿通络,治舌缓流涎。 配劳宫穴、溃疡面局部治口腔溃疡。 配百会穴、风池穴治中风失语。 配人中穴、合谷穴、涌泉穴、洪音穴治癔病性失语。 配中冲治舌下肿痛。 配风池、风府、四神聪治中风舌强不语[1]。 配然谷,有养阴活络的作用,主治舌下肿难言,舌纵涎出。 配天井、太渊,有疏风解表的作用,主治感冒,咳嗽,喉痹。 配承浆穴、地仓穴治流涎。(出自《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配哑门穴、合谷穴,治言语不清。(针灸哑门需谨慎,没有专业技术勿操作。出自《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廉泉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为向舌根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或退针至皮下,再向左右两侧斜刺1-1.5寸) 可灸 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按摩方法】 用中指指腹按揉廉泉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2分钟。 按摩廉泉穴可以缓解治疗口腔溃疡、舌面溃疡、急性咽炎、舌下神经麻痹、语言不清、失语、脑血管病引起的语言障碍等; 以及按摩廉泉穴有疏风泄热、清音利喉、清咽利舌的功效。 【廉泉相关文献】 《针灸甲乙经》:“舌下肿,难以言,舌肿涎出。” 《铜人针灸经》:“……咳嗽上气喘,沤沫口噤,舌根急缩,下食难。” 《类经图翼》:然则廉泉非一穴,当是舌根下之左右泉脉,而且为足少阴之会也。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论》:“舌下两脉者,谦泉也”。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