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阴心经-神门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5-23 15:07|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556| 评论: 0

摘要: 【神门穴】出《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兑冲、中都、锐中、兑骨,国际代码:HT6,拼音:ShenMen,手少阴心经腧穴。五行属土,因手少阴心经五行属火,故为心经子穴,或称心经原穴;心经实证,可在此穴泻之。腕横纹尺侧端, ...
神门穴
出《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兑冲、中都、锐中、兑骨,国际代码:HT6,拼音:ShenMen,手少阴心经腧穴。五行属土,因手少阴心经五行属火,故为心经子穴,或称心经原穴;心经实证,可在此穴泻之。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主治心痛、心烦、健忘失眠、惊悸怔忡、痴呆、癫狂痫证、目黄胁痛、掌中热、呕血、吐血、头痛、眩晕、失音。

神门穴定位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灸之宝取穴法
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神门穴的功能作用
有宁心、安神、通络作用

神门穴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疾患:如心痛、心烦、心绞痛、心律不齐、高血压、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痴呆、癫痫、神经衰弱、癔病、精神病、头痛、眩晕、目黄、咽干失喑、胁痛、手臂寒、腕关节痛等。

神门穴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一般直刺0.3~0.5寸;向上平刺1~1.5寸,透灵道穴,局部酸胀,并可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
艾炷灸1~3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神门穴配穴
配内关、心俞治心绞痛。
少商、涌泉、心俞治呆痴。
配内关、三阴交治神经衰弱、失眠。
配支正为原络配穴法,有益气,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神失养,健忘失眠,无脉症。
大椎丰隆,有醒脑安神,豁痰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
关元中极,有安神益肾的作用,主治遗溺,遗精。
配膈俞、血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呕血、吐血、便血。
配内关、大陵、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百会,治失眠、心烦、健忘。
配少商、涌泉、心俞,治痴呆。
鱼际、太冲、大敦、关元,治遗尿。
配后溪、鸠尾,治五痫。

神门穴名解
神指心神,门即门户,心藏神,此穴为手少阴经的输穴,为心气出入之门户,故名神门[1]。神门穴有镇静、安神、宁心、通络作用,治恐、悸、呆、痴、健忘、狂痫等。神识不清诸症,取本穴以开心气之郁结,故称“神门”。

神门穴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神门穴相关文献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
《针灸甲乙经》:遗尿,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疟,心烦,甚欲得饮冷,恶寒则欲处温中,咽干,不嗜食,心痛,数噫,恐悸,少气不足,手臂寒,喘逆,身热,狂悲哭,呕血,上气,遗溺,大小人五痫。
《针灸大成》:主心性痴呆,健忘。
《通玄指要赋》:神门去心性之痴呆。
《玉龙歌》: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杂病穴法歌》:心门专治心痴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5-19 11:12 , Processed in 0.25306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