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穴】 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关明。国际代码:ST22,拼音:GuanMen,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线上3寸,旁开距前正中线2寸。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纳呆,身肿等。 【关门穴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线上3寸,旁开距前正中线2寸。 【灸之宝取穴法】 在腹部,肚脐正中线直上3寸,然后再旁开2寸。 【关门穴的功能作用】 调理肠胃,利水消肿 【关门穴主治病症】 主治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 【关门穴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0.8~1.2寸,局部沉重发胀。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关门穴配穴】 【关门名解】 关门。关,关卡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胃经中的脾土物质在此屯驻。本穴物质为梁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水为满溢之水,量小,但因其由上而下,故有脾土微粒随水而下。经水传至本穴后,由于受腹内部的外散之热及胃经区域自身之热,经水气化为枯竭之状,脾土物质随之屯驻,如被关卡一般,故名。 【关门穴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关门穴按摩方法】 按摩关门穴可以用一手食、中指指端分开对按两侧关门穴10次。具有缓解治疗腹痛、腹胀、肠鸣、泄泻、身肿等作用, 【关门穴相关文献】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针灸甲乙经》:腹胀善满积气,关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关门、中府、神门,主遗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