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鸠尾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4-19 09:10|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461| 评论: 0

摘要: 【鸠尾】出《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属任脉;鸠者鸟之一种,其习性特征与鹃相近,鸠与鹃最大的不同之处即是鹃鸟不自营巢,而是在其它同类鸟巢内下蛋并由它鸟代为孵化。尾者余也,指鸠鸟余下之物。鸠尾名意指任脉热散 ...
鸠尾
出《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属任脉;鸠者鸟之一种,其习性特征与鹃相近,鸠与鹃最大的不同之处即是鹃鸟不自营巢,而是在其它同类鸟巢内下蛋并由它鸟代为孵化。尾者余也,指鸠鸟余下之物。鸠尾名意指任脉热散的天部之气在此会合。本穴物质为任脉热散于天部的浮游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此气如同鸠鸟之余物一般,故名鸠尾。本穴物质为任脉天部的浮游之气聚集而成,本穴有联络任脉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任脉络穴。

鸠尾别名
尾翳穴,神府穴,骬尾穴,骭鹘穴,骬骬穴,臆前穴。

鸠尾的功能作用
收引水湿,和中降逆,清热化痰

鸠尾的定位
鸠尾穴位于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人体的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

鸠尾主治功能
心痛,心悸,心烦,癫痫,惊狂,胸中满痛,咳嗽气喘,呕吐,呃逆,反胃,胃痛,消除疲劳、治疗晕车晕船、可以缓解焦躁性格等。
鸠尾穴针刺,可改善心功能及脑循环;并对胆道蛔虫有一定疗效

鸠尾配穴
梁门穴、足三里穴,理气和胃,治胃痛;
配三关、足三里穴治呕吐。
配后溪、申脉,平衡阴阳脉气,治疗癫癎;
配心俞,通络降火,治失音
配内关、中脘治呕吐、呃逆。
配涌泉,有化痰宁心的作用,主治癫痫,呕痰沫。
配中脘、少商,有和胃化积,行气清热的作用,主治食痫,胃脘胀满,不得眠。

鸠尾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斜向下刺0.5~1寸;可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方法
用两个大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可以消除疲劳、治疗晕车晕船、可以缓解焦躁性格等。

鸠尾相关文献
《备急千金要方》:“心寒胀满不得食,息贲、唾血、厥心痛,善哕,心疝太息”,“噫、喘、胸满咳呕”。 
《太平圣惠方》:“心惊悸”,“癫痫病”,“狂歌不择言”。
《黄帝内经素问》王注:人无蔽(通敝)骨者,从歧骨际下行同身寸之一寸,为鸠尾处也。
《针灸甲乙经》:不可灸刺。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不可灸,灸即令人毕世少心力。此穴大难针,大好手方可此穴下针,不然取气多,不幸令人夭。
《针灸大成》:曰鸠尾者,言其骨垂下如鸠尾形。任脉之别。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9:46 , Processed in 0.1654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