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迎】 出《灵枢·本输》,足阳明、少阳之会。接收胃经气血并分流胸腹,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性温热,经水循胃经地部下行水突穴。人迎。人,民众也,指胸腹部。迎,迎受也。人迎名意指胃经气血由本穴向胸腹以下的身体部位传输。本穴物质为地仓穴分流传来的地部经水,其传输部位是头部以下的胸腹手足。与大迎穴传送上头的气血相比,头部为君,其所受气血为大、为遵,胸腹手足部则为民,气血 人迎穴所在经络穴位示意物质的配送方式不同,故本穴名为人迎。 【人迎别名】 天五会,五会 【人迎的功能作用】 利咽散结,理气降逆 【人迎的定位】 在颈部,结喉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人迎解剖】 人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颈动脉三角。皮肤由颈丛的颈横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颈丛的皮神经以外,还有颈前浅静脉及面神经颈支支配的颈阔肌。针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在喉结水平,穿皮肤、皮下组织深进颈动脉三角。该三角内,有颈深筋膜形成的颈动脉鞘,鞘内包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二者之间后方的迷走神经,舌下神经襻位于颈动脉鞘的表面或鞘内。 【人迎主治功能】 主要用于治疗胸肺、颈项等部疾患,如胸满气逆、呼吸喘鸣、咽喉肿痛、瘿气、喘息、食不下,以及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扁桃体炎、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等。本穴不宜深刺或强刺激,或留针时间过长,以免发生反射性休克。现代研究:指压或针刺人迎穴,均能使血压显著下降,心率减慢,后者可被阿托品阻断。 【人迎配穴】 配大椎穴、太冲穴治高血压。 配太冲、曲池,有平肝潜阳,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高血压。 【人迎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或斜刺0.3~0.5寸,避开颈动脉。 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1~2次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在一侧人迎穴向内下方缓慢用力按压,至手下有明显搏动感觉,按5-8秒,然后将手指迅速放开,此时头部会有发热的感觉,休息15-20秒后,待发热感觉退却后,再重复操作两次;然后用手指轻轻弹拔胸锁乳突肌30-40次。再换另一侧操作,每日1-2次。刺激人迎穴有抑制动脉硬化形成的作用,还能够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而起降压作用。临床研究还表明,艾灸人迎穴对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脑血流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防治中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注意事项] 1、按摩力度适当,手法不宜过重。 2、按摩人迎穴必须一侧、一侧进行,不能两侧同时进行,也不能在晚上进行。 【人迎相关文献】 《针灸甲乙经》:“禁不可灸,刺入四分,过深不幸杀人。” 《铜人针灸经》:“治吐逆霍乱,胸满喘呼不得息。” 《针灸甲乙经》:禁不可灸,刺入四分,过深不幸杀人。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吐逆霍乱,胸满喘呼不得息。 《针灸聚英》:足阳明、少阳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