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位
- 任脉-璇玑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璇玑】出《针灸甲乙经》中, 属任脉。璇玑,魁星名,为北斗七星的北斗二,此指任脉的水湿在此吸热后仅有小部分循任脉蒸升,蒸升之气如天空星点般细校。璇玑的璇指旋转,玑有动的含义,即旋转灵活滑利。当人吞咽的 ...
-
2016-4-20 21:41
- 任脉-华盖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华盖】隶属任脉。《宋史·天文志》:“华盖七星,杠九星如盖,有柄下垂,以复大帝之座也。在紫微宫临勾陈之上”。穴位居紫宫穴上方。或释:华,华丽;盖,伞盖。华盖为帝王所用。肺居心(君)之上,为五脏之华盖。 ...
-
2016-4-20 10:12
- 任脉-紫宫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紫宫】出《针灸甲乙经》中,属任脉。紫指赤色,与绛同义;中央为宫。昔称心脏为“绛宫”,可见紫宫实指心主,考任脉至此,正内合于心,心为血之主宰,穴当其处,因为紫宫。紫宫为星名,在此指帝王所居之处,此穴在 ...
-
2016-4-20 09:38
- 任脉-玉堂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玉堂】出《难经.三十一难》。属任脉,居处为堂,玉指肺言,穴居心位,为心主之居处,加之该穴主治胸中满,不得卧,喘逆上气,呕吐烦心,此皆属肺疾。玉,金之属也,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天部之气。堂,厅堂也。 ...
-
2016-4-20 09:03
- 任脉-膻中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膻中】出《灵枢 经脉》中。属任脉,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吸暖后的暖燥之气。中,与外绝对,指穴内。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暖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 ...
-
2016-4-20 08:20
- 任脉-中庭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中庭】出于《针灸甲乙经》。属任脉。《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中庭穴,在发际上边些。中,为天地人三部的中部也。庭,庭院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本穴物质为鸠尾穴传来的湿热水气,散热冷 ...
-
2016-4-19 10:24
- 任脉-鸠尾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鸠尾】出《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属任脉;鸠者鸟之一种,其习性特征与鹃相近,鸠与鹃最大的不同之处即是鹃鸟不自营巢,而是在其它同类鸟巢内下蛋并由它鸟代为孵化。尾者余也,指鸠鸟余下之物。鸠尾名意指任脉热散 ...
-
2016-4-19 09:10
- 任脉-巨阙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巨阙】出《伤寒论·平脉法》。属任脉。心之募穴。本穴位处胸腹交接处的凹陷部位,任脉上、下二部皆无气血传至本穴,穴内气血为来自胸腹上部的天部湿热水气,此气因其热,既不能升又不能降,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本穴 ...
-
2016-4-18 21:06
- 任脉-上脘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上脘】别称上管(《千金方》),出《灵枢 四时气》中。属于任脉,与胃经、小肠经的交汇穴。上与下相对,脘同管。位居心蔽骨下3寸,适当胃的上口贲门处,主治胃疾,上脘名意指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 ...
-
2016-4-17 10:29
- 任脉-中脘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中脘】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 ...
-
2016-4-17 10:11
- 任脉-建里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建里】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建是建筑,建立,与“健”相通;里是居的意思。我们知道,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是人体的大粮仓。婴儿切断脐带之后,营养的供给来源就靠脾胃,食物在这里被消化,形成精气进入肺里 ...
-
2016-4-17 09:48
- 任脉-下脘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下脘】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足太阴、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它包括任脉的冷降之液,包括脾经的冷降之液,故为足太阴任脉之会。下,下部也。脘,空腔,空管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上 ...
-
2016-4-17 09:20
- 任脉-水分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水分】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水指水谷,别出为分。水,地部水液也。分,分开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本穴物质神阙穴传来的冷降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 ...
-
2016-4-16 22:55
- 任脉-神阙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神阙】出《外台秘要》。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变化莫测为神,阙指要处,穴当脐孔,是处胎生之时,连系脐带以供胎儿之营养,故又命蒂。名之神阙,是因胎儿赖此宫阙,输送营养,灌注全身,遂使胎体逐渐发育 ...
-
2016-4-16 22:35
- 任脉-阴交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
【阴交】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为任、冲、足少阴三脉聚而交会之处,三脉皆属阴经,腹亦属阴,因名阴交。【阴交别名】少关、横户【阴交的功能作用】调经固带、利水消肿【阴交的定位】在 ...
-
2016-4-16 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