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会】 出《灵枢·热病》。属督脉。囟,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也,此指穴内气血有肾气的收引特征。会,交会也。囟会名意指督脉上行的弱小水湿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上星穴传来的弱小水湿,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同肾气有收引特征,故名囟会。囟中、鬼门、囟门名意与囟会同,中指穴内,鬼指穴内气血寒湿收引。 【囟会别名】 囟上、囟门、顶门 【囟会的功能作用】 清头散风、安神醒脑、补益肺气,传导水湿。 【囟会的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 【囟会穴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分支。 【囟会主治功能】 头晕目眩,头皮肿痛,面赤肿痛,鼻渊,鼻鼽,鼻痔,鼻痈,惊悸,嗜睡,高血压,神经官能症,鼻炎,鼻息肉,额窦炎,记忆力减退。现代又多用囟会穴治疗神经性头痛、高血压、萎缩性鼻炎、嗜睡及神经性呕吐等。 【囟会配穴】 配百会、前顶,可温阳散寒,主治脑冷痛; 配百会,可升阳通窍、行气活血,主治目眩、中风; 配玉枕治头风; 配迎香治嗅觉麻痹。 配攒竹、人中,可熄风镇惊、清热宁神,主治小儿急惊风; 配上星、风门,可宣肺清热、通利鼻窍,主治鼻渊,鼻塞。 配通谷,有行气醒脑去湿的作用,主治脑泻,头痛,健忘等。 配百会,有升阳通关,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卒暴中风,嗜卧等。 配上星、合谷、列缺、迎香治鼻渊、鼻衄; 配前顶、天柱、本神治小儿惊痫; 配人中、十宣治中风昏迷、癫痫; 配血海、支沟治血虚头晕。 【囟会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平刺0.3~0.5寸,小儿囟门未合,不宜针刺;可灸。艾条灸5-10分钟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方法】 按摩囟会穴可以缓解治疗头痛、目眩、面赤暴肿、鼻渊、鼻痈、小儿惊风等。按摩囟会穴具有补益肺气,传导水湿的功效。本穴有清头散风的作用。 【囟会相关文献】 《针灸资生经》:“脑虚冷,脑衄,风寒入脑,久远头痛。” 《类经图翼》:头风生白屑,多睡,针之称佳。针讫以末盐生麻油调和,揩发根下,即头风永除。 《针灸聚英》:初灸不痛,病去即痛,痛止灸。八岁以下不得针,缘囟门未合,刺之恐伤其骨,令之夭。 《针灸甲乙经》:“癫疾呕沫,暂起僵仆,恶见风寒,面赤肿”,“风眩,善呕,烦满…头痛颜青者”。 《针灸资生经》:予少刻苦,年逾壮则脑冷,或饮酒过多则脑痛职破,后因灸囟会,非特脑不复冷,他日酒醉,脑亦不疼矣。 《圣济总录》:囟会一穴,只可针五分,过即令人头旋目暗,急针百会及风府二穴救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