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臂臑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5-1 17:48|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705| 评论: 0

摘要: 【臂臑】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本穴物质为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故为手阳明络之会。臂,指穴所在的部位。臑,动物的前肢,为灵巧、好动之意,此指穴内气血物质为阳气。该穴名意指穴内的气血 ...
臂臑
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本穴物质为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故为手阳明络之会。臂,指穴所在的部位。臑,动物的前肢,为灵巧、好动之意,此指穴内气血物质为阳气。该穴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本穴位处臂部,穴内气血由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阳气充盛而使臂能活动自如,故名臂臑

臂臑别名
头冲、颈冲、别阳、臂脑

臂臑的功能作用
通经活络,理气消痰,清热明目

臂臑的定位
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臂臑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稍厚,富胃脂肪组织。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过三角肌中点。该肌由臂丛后束腋神经支配

臂臑主治功能
主要用于颈项肩臂及眼睛疾患等。如颈项拘急、颈淋巴结核、瘿气、肩臂疼痛、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瘰疬、上肢瘫痪、目疾等。为针麻开胸常用穴之一。

臂臑配穴
配肩髃治肩臂痛;
手五里治瘰疬;
配睛明、承泣治眼病;
配太阳、耳尖放血治急性结膜炎。
强间,有行气缓筋,活络止痛作用,主治颈项强。
手三里大迎,有豁痰行瘀,温经散结作用,主治颈部淋巴结核。

臂臑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
或向上斜刺1~2寸,透入三角肌中,局部酸胀,可向整个肩部放散。 
艾柱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
实则泻针出气,虚则补之、或微灸。

按摩方法
按摩臂臑穴可以缓解治疗肩臂疼痛、肩关节周围炎、颈项强急、瘿气、瘰疬、急性结膜炎等。按摩臂臑穴具有汇聚大肠经的阳热之气上传头颈天部的功效。按摩臂臑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能够帮助排除手臂内的陈旧废物和多余脂肪,增加臂部肌肉的弹性,使上臂变得紧致达到纤细手臂的目的。

臂臑相关文献
《针灸甲乙经》:寒热,颈疬,肩臂不可举,臂臑俞主之。
《类经图翼》:臂痛无力,寒热瘰疬,颈项拘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9:29 , Processed in 0.20344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