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商阳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4-30 10:13|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578| 评论: 0

摘要: 【商阳】出《灵枢·本输》,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五行属性属金,又与肺经之络脉直接相连,故可清宣手阳明与手太阴两经郁热,有泻实祛邪之功,用于热病汗不出,以及热邪壅肺,肺气不宣的胸 ...
商阳
出《灵枢·本输》,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五行属性属金,又与肺经之络脉直接相连,故可清宣手阳明与手太阴两经郁热,有泻实祛邪之功,用于热病汗不出,以及热邪壅肺,肺气不宣的胸中热闷、咳喘。商,漏刻也,古之计时之器,此指本穴的微观形态如漏刻滴孔。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由本穴外出体表。人体经脉由气血物质的运行构成内外无端的循环,它分为体表部分和体内部分,体表部分运行在三部九候的表层,也即是地之上部,体内部分运行在三部九候的里部,也就是地之内部。商阳它即是大肠经体内经脉气血向体表经脉运行的出口。

商阳别名
绝阳、而明

商阳的功能作用
清泻阳明,宣肺利咽,开窍醒神

商阳的定位
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或微握掌,食指前伸,手食指爪甲桡侧与基底部各作一线,相交处是穴。

商阳穴解剖
此腧穴处有指及掌背动、静脉网;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商阳主治功能
主要治疗咽喉肿痛、齿痛、腮肿、目赤、耳鸣耳聋;热病汗不出、胸中热满、咳喘;晕厥、中风昏迷;手指麻木;牙痛,咽炎,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脑出血,高烧等。现代常用于治疗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急性胃肠炎、中风昏迷等。配少商、中冲等主治中风、中暑;配合谷、少商主治咽喉肿痛。

商阳配穴
配少商穴、中冲穴,适用于脑卒中昏迷的急救;
配合谷穴、少商穴,适用于咽喉肿痛。

商阳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0.1~0.2寸,局部胀痛;或用三棱针或粗毫针点刺挤压出血。
米粒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方法
按摩手法可以用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等。经常用拇指尖掐一掐商阳,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对身体有强壮补益的作用。若是便秘,可用刮痧板分别刮拭食指、小指,从指根部刮至指尖,重点刮拭商阳,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若是暴饮暴食引起的恶心、呕吐,用牙签重刺激此穴7-10次,难受的感觉会有所缓解。另外,商阳还是男性性功能保健的重要穴位,常用拇指指腹按摩该穴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可延缓性衰老。此穴为手阳明大肠脉气所发,可调节大肠经气,清泻阳明火热,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消肿、利咽止痛之效,治疗阳明热盛所致的各种头面五官疾患。

商阳相关文献
《灵枢·本输》:大指次指之端也。
《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
《素问·缪刺论篇》:气满胸中,喘息而支䏝,胸中热;耳聋时不闻音;耳中生风;齿唇寒痛。
《针灸甲乙经》:热疟口干;口中下齿痛,恶寒䪼肿;青盲;喉痹;耳中生风,耳鸣耳聋时不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9:34 , Processed in 0.10525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