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 命门一词最早见于《灵枢·根结》篇,但指“目”而言,秦汉以后才把它作为藏象学说中的一个概念。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督脉。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脊骨内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体表督脉,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命门中医中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行中属火。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肾脏(即左肾右命门之说),二是指督脉命门穴。人体生命的根本。其部位至今尚无定论。中医学认为命门蕴藏先天之炁,集中体现肾的功能,故对五脏六腑的功能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命门别名】 属累、精宫 【命门的功能作用】 培元固本、强健腰膝。 【命门的定位】 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第二、三腰椎棘突间。 【命门穴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命门主治功能】 主治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寒热疟,小儿发痫,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现代常用于治疗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月经不调、慢性肠炎、腰部疾患等。 【命门配穴】 配肾俞、委中,可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主治寒湿性腰痛、腿痛; 配肾俞、环跳、足三里,可通经散寒、行气止痛,主治下肢痿痹; 配肾俞、关元,可补肾壮阳,主治遗精阳痿; 配肾俞穴、太溪穴治遗精、早泄、腰脊酸楚、足膝无力、遗尿、癃闭、水肿、头昏耳鸣等肾阳亏虚之症; 配灸命门、隔盐灸神阙穴治中风脱症; 配关元穴、肾俞穴、神阙穴(艾灸)治五更泄; 配补法命门、肾俞、三阴交治肾虚腰痛; 配泻法命门、阿是穴、委中、腰夹脊治腰扭伤痛和肥大性脊柱炎; 配十七椎穴、三阴交穴治痛经(寒湿凝滞型)(艾灸); 配大肠俞穴、膀胱俞穴、阿是穴(灸)治寒湿痹腰痛。 【命门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0.5~1寸;可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方法】 按摩命门穴左手食中无名三指肚搓,会有灼热感。最好先搓尾骨,把尾骨部位搓热后(此为一阳来复),再沿尾骨搓到命门,再搓命门5分钟。用拇指按住命门穴,以感觉酸胀为度,揉动数十次。按摩命门穴有催情的作用,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恢复性功能,还能有效的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本穴属督脉,位于腰部,腰为肾之府,且督脉起于胞中,贯脊属肾,故本穴可治疗腰骶 痛及肾阳虚衰之下肢痿痹,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诸疾。 【命门相关文献】 《医贯、内经十二官论》:“命门在人身中,对脐附脊骨,自上数下,则为十四椎,自下数上则为七椎。 《难经、三十九难》:“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 《医学实在易》:“凡称之曰门皆指出入处而言也。况身形末生之初,父母交会之际,男子施由此门出,女子受由此门入。乃胎元既定,复由此门而生。......重之曰命门也。” 《类经图翼》:”一云平脐、用线牵而取之……若年二十以上者,灸恐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