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胃经-梁门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5-11 05:10|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518| 评论: 0

摘要: 【梁门穴】出《针灸甲乙经》。国际代码:ST21,拼音:LiangMen,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线上4寸,旁开距前正中线2寸。主治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承满与梁门为一组对穴,它是调节中焦水湿的要穴。【梁门穴定 ...
梁门
出《针灸甲乙经》。国际代码:ST21,拼音:LiangMen,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线上4寸,旁开距前正中线2寸。主治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承满与梁门为一组对穴,它是调节中焦水湿的要穴。

梁门穴定位
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灸之宝取穴法
在腹部,肚脐正中线上4寸,然后旁开2寸(约三横指)处即是梁门穴。

梁门穴的功能作用
和胃理气,健脾调中,和胃消滞

梁门穴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肠腑等疾患,如呕吐、呃逆、胃痛、纳呆、完谷不化、腹中积滞、痰饮心痛、疝痛、脱肛等。现代多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

梁门穴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作大幅度提插。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梁门穴配穴
梁丘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公孙、内关、足三里主治胃痛、腹张、呕吐。
配胃俞、脾俞、肾俞、上巨虚,有温肾健脾的作用,主治便溏。

梁门名解
梁,屋顶之横木也。门,出入之通道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气血物质被本穴约束。本穴物质为承满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本穴为腹部肉之隆起(脾土堆积)处,有约束经水向下流行的作用,经水的下行是满溢之状,如跨梁而过,故名。(承满穴的经水是从上流下,何以梁门的堆积脾土能阻其下行?提问是站在地球重力场的角度看,若站在人体重力场的角度看则梁门的隆起部位为高地势,下行之水故而被阻。)

梁门穴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7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8肋间神经分支处(右侧深部当肝下缘,胃幽门部)。

梁门穴按摩方法
用手指的指端对腹部的梁门穴进行揉搓刺激,按摩约一分钟,待穴位处微微热胀就可以。按摩梁门穴对缓解治疗胃痛、呕吐、泄泻、消化溃疡、急(慢)性胃病、胃下垂等有很好的帮助。

梁门穴相关文献
《针灸甲乙经》:“腹中积气结痛。”
《备急千金要方》:“胸下积气。”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6:47 , Processed in 0.0988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