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胃经-巨髎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5-3 16:59|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476| 评论: 0

摘要: 【巨髎】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手足阳明、阳蹻之会。巨,大也,形容穴内气血场覆盖的区域巨大。髎,孔隙。该穴名意指胃经天部浊气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本穴物质为四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行至本穴后散热化雨 ...
巨髎
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手足阳明、阳蹻之会。巨,大也,形容穴内气血场覆盖的区域巨大。髎,孔隙。该穴名意指胃经天部浊气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本穴物质为四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行至本穴后散热化雨冷降,而因本穴位处天之上部(头面的天部),降地之雨覆盖的区域大,名为之巨,又因其降地之雨细小,如由孔隙漏落一般,名为之髎,故名。

巨髎别名
巨髎穴

巨髎的功能作用
清热熄风,明目退翳

巨髎的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人中穴旁8分处。

巨髎解剖
当鼻唇沟外侧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面动、静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

巨髎主治功能
主治口眼斜,眼睑瞤动,鼻塞,鼻衄,齿痛,以及三叉神经痛等。现代冲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鼻炎等。

巨髎配穴
合谷穴治齿痛;
地仓穴,颊车穴治口歪。
素髎、和髎治过敏性鼻炎、配天窗治颊肿。
配合谷、风池、阳白、颊车,有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口眼喎斜。
配合谷、内庭下关,有祛风泻热,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齿痛,唇颊肿。

巨髎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0.3—0.6寸,局部酸胀;
向颊车方向透刺治疗面瘫等;
针尖向同侧四白穴或瞳子方向透刺,可治疗面瘫、近视等。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方法
反复指压巨髎穴,可缓解慢性鼻腔症状,使鼻子通畅。指腹压在鼻翼两侧,稍加力量缓慢指压,可使鼻子通畅。同时指压其内侧的迎香,更提高效果,也可恢复退化的嗅觉。

巨髎相关文献
《针灸甲乙经》:面目恶风寒,肿臃痛,招摇视瞻,瘈疭口僻。
《针灸资生经》:颊肿痛,巨髎,天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9:46 , Processed in 0.11765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