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素髎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4-28 15:55|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382| 评论: 0

摘要: 【素髎】出《素问·气府论》。属督脉。【素髎别名】面王、面正,正面,面土。【素髎的功能作用】清热消肿、通利鼻窍、清热开窍、回阳救逆。【素髎的定位】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素髎穴解剖】在鼻尖软骨中;有面 ...
素髎
出《素问·气府论》。属督脉素,古指白色的生绢,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湿水气。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液化而降。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则散热缩合为水湿云气并由本穴归降于地,降地之液如同从细小的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素髎

素髎别名
面王、面正,正面,面土。

素髎的功能作用
清热消肿、通利鼻窍、清热开窍、回阳救逆。

素髎的定位
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素髎穴解剖
在鼻尖软骨中;有面动、静脉鼻背支;布有筛前神经鼻外支(眼神经分支)。

素髎主治功能
主治鼻塞,鼻衄,鼻流清涕,鼻中肉,鼻渊,酒鼻,惊厥,昏迷,酒渣鼻,新生儿窒息。

素髎配穴
素髎穴点刺出血,可治酒渣鼻。
迎香、风池治鼻衄。
合谷、太冲或十宣可治休克
配迎香、合谷,可行气开窍、清热凉血,主治鼻衄、鼻塞;
配脾俞、胃俞,可健脾和胃、清热化痰,主治酒渣鼻;
配内关、足三里,可补益心阳、清脑醒神,主治昏厥;
配肺俞、合谷,可宣肺利气,主治窒息。
上星、迎香,有行气活血,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鼻衄。

素髎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不灸。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方法
按摩素髎穴可以缓解治疗鼻塞、鼻出血、鼻渊、鼻中肉、惊厥、昏迷、新生儿窒息等作用,具有除湿降浊清热开窍、回阳救逆的功效。用右手掌心(劳宫穴),按在鼻尖上(素髎穴),逆时针方向揉50下,再用左手掌心按鼻尖顺时针方向揉50下。可治疗鼻炎。

素髎相关文献
《针灸甲乙经》:“鼻衄涕出,中有悬痈宿肉,窒洞不通,不知香臭。” 
《针灸大成》:“鼻中鼻肉不消,多涕,生疮,鼻窒,喘息不利。”
《类经图翼》:一曰治酒酢风,用三棱针出血。
《经验良方》:风火眼初起,在鼻尖上爆一灯火,屡经试验神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6:34 , Processed in 0.0933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