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腰俞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4-25 19:37|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224| 评论: 0

摘要: 【腰俞】出《素问·缪刺论》。属督脉。腰指腰部,俞指脉气转输之处,穴当腰眼处,主治腰部疾患,针此能活络壮腰,因名腰俞。腰俞名意指督脉的气血由此输向腰之各部。本穴物质为长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其 ...
腰俞
出《素问·缪刺论》。属督脉。腰指腰部,俞指脉气转输之处,穴当腰眼处,主治腰部疾患,针此能活络壮腰,因名腰俞。腰俞名意指督脉的气血由此输向腰之各部。本穴物质为长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其散热冷缩水湿滞重,上不能传于腰阳关穴,下不得入于长强穴,因此输向腰之各部,故名腰俞。腰户名意与腰俞同。

腰俞别名
背鲜、背解、腰户、腰柱、髓孔、髓空、髓俞。

腰俞的功能作用
调经清热、散寒除湿、补益肾气

腰俞的定位
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骶骨管裂孔处。
俯卧姿势,位于腰部,臀沟分开处即是。

腰俞穴解剖
腰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尾背侧韧带、骶管。有骶中动、静脉分支。浅层主要布有第五骶神经的后支。深层有尾丛。布有尾骨神经分支和骶中动、静脉分支。

腰俞主治功能
主治腰脊痛,便血,泄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下肢痿痹等。现代常用于治疗腰骶部病变、痔疮、癫痫等。

腰俞配穴
配承山、长强,可清热止血,凉血止痛,主治痔疾;
配委中、膀胱俞、肾俞,可通经活络、散寒止痛,主治腰痛;
配阴谷、后溪、百会,可醒神开窍、熄风止痉,主治癫癎 ;
配大杆、筋缩、悬钟,有强筋壮骨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配太冲穴缓解治疗脊强反折、抽搐;
配膀胱俞穴(灸)、长强穴、气冲穴、上髎穴、下髎穴、居髎穴缓解治疗腰脊冷痛。
配长强、膀胱俞、气冲、上髎、下髎、居髎,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腰痛、髋胯痛。  
配环跳,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冷风冷痹,髋部寒痛。 
配照海,有益肾调经,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经闭,经少,小腹胀坠。  
配悬钟,有强筋壮骨的作用,主治足痹不仁,足痿软不用。 

腰俞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向上斜刺0.5-1寸。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腰俞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
按摩腰俞穴位可以缓解治疗腰脊痛、便血、腹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下肢痿痹等。 本穴位于骶部,近下焦,故可助膀胱水液代谢,清利下焦湿热,治疗月经不调。近于肛门,故又可治疗痔疾。督脉为诸阳之海,循行脊中,上贯人脑,本穴属督脉,故又可治疗腰脊强痛、癎证、下肢痿痹。

腰俞相关文献
《针灸甲乙经》:“腰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尻不举”,“乳子下赤白”。
《备急千金要方》:“月闭溺赤,脊强互引反折,汗不出”,“腰背不便,转筋急痹筋挛。”
《针灸聚英》:以挺身伏地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后乃取其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9:27 , Processed in 0.0970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