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阴心经-少冲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5-23 15:59|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246| 评论: 0

摘要: 【少冲穴】出《灵枢·经脉》,别名经始。国际代码:HT9,拼音:ShaoChong,手少阴心经井穴。五行属木,本穴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外出的高温水湿之气,其运行是由内向外、由下向上,因其水湿含量大,虽为上行但上行不高 ...
少冲穴
出《灵枢·经脉》,别名经始。国际代码:HT9,拼音:ShaoChong,手少阴心经井穴。五行属木,本穴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外出的高温水湿之气,其运行是由内向外、由下向上,因其水湿含量大,虽为上行但上行不高,只有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主治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热病,昏迷,手挛臂痛。

少冲穴定位
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灸之宝取穴法
微握拳,掌心向下,小指上翘,在小指桡侧,去指甲角0.1寸处取穴。

少冲穴的功能作用
生发心气,清热熄风,醒神开窍。

少冲穴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心胸病、热病及急救等:如心痛、心悸、胸胁痛、心肌炎、肋间神经痛、热病烦心、目赤、咽痛、口中热、中风昏迷、悲恐善惊、喜怒无常、癔病、精神分裂症。

少冲穴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斜刺0.1-0.2寸,局部胀痛。
三棱针点刺出血。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少冲穴配穴
配大陵治心悸、心烦、胸满。
配人中、合谷足三里治中暑、休克。
配心俞、内关,有清心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癫狂。
百会、十宣穴,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中风昏迷。
配神门、内关、气海,治疗心悸、气短。
曲池,治发热。
配支沟、水沟、太冲,治小儿惊风。
配阴郄,治心痛。
配肝俞、心俞,治目疾昏暗。

少冲穴名解
少,小也,幼也。冲,通达也,通行而直进也。本穴为心经之井穴。井像水之所出,如水泉突涌。也寓有冲进之意。本经之气,由其络穴通里传接手太阳经,为由阴转阳,化阴沉之气为阳春之和,迳行手太阳之经路。而本经之络穴以下各穴,则本经行气之佘,犹行驶虽停,贯力仍在也,故名之以冲,而曰“少冲”。手少阴之脉,循小指之内侧出其端,此穴适在其处,其经虽尽,而气仍冲,以交贯手太阳,故名少冲。又心主手厥阴之井穴中冲,在手中指端,此穴在手小指之端,故因名少冲。

少冲穴解剖
有尺神经之指背神经和指背动脉分布。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

少冲穴相关文献
《针灸甲乙经》:少冲,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如韭叶。
《针灸甲乙经》:舌卷不能言,善笑,取井。
《备急千金要方》:主咽酸。主胸痛口热。主心痛而寒。主太息烦满,少气悲惊。主乍寒乍热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烦满,上气心痛,痰冷少气,悲恐善惊,掌中热,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乍热,手挛不伸,引肘腋痛。
《针灸大成》:主热病烦满,上气嗌干渴,目黄,膈臂内后廉痛,胸心痛,痰气,悲惊寒热,肘痛不伸。
《类经图翼》:主心火炎上,眼赤。
《玉龙赋》:心虚热壅,少冲明于济夺。
《玉龙歌》: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
《医宗金鉴》:主治心虚胆寒,怔忡癫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22:25 , Processed in 0.10143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