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窗穴】 出《针灸甲乙经》,膺中穴。国际代码:ST16,汉语拼音:YingChuang;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胸部,在第三肋间隙中,距胸正中线4寸处。膺窗可以缓解治疗胸肺、乳房疾患,如胸满胸痛、咳逆、哮喘、乳痈、唇肿、肠鸣泄注等。 【膺窗穴定位】 位于胸部,在第三肋间隙中,距胸正中线4寸处 【灸之宝取穴法】 正坐,从乳头垂直向上推1个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膺窗穴。 【膺窗穴的功能作用】 止咳宁嗽,消肿清热,消痈止痛 【膺窗穴主治病症】 膺窗主治胸肺、乳房疾患,如胸满胸痛、咳逆、哮喘、乳痈、唇肿、肠鸣泄注等。现代医疗多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肋间神经痛等。 【膺窗穴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一般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膺窗穴配穴】 【膺窗名解】 膺,胸也。窗,空孔也。该穴名意指胸腔内的高温之气由此外出胃经。本穴位处乳之上、胸之旁,地部有孔隙通道与胸腔内部相通,如胸腔与体表间气血物质交流的一个窗口,故名。膺中名意与膺窗义同,中与外相对,指胸腔。 【膺窗穴解剖】 第三肋间隙,有胸大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膺窗穴按摩方法】 按摩膺窗穴可以缓解治疗咳嗽气喘、胸胁胀满、乳痈等。具有减卸胸腔内部高压,释放胸腔内部能量的功效。 【膺窗穴相关文献】 《针灸甲乙经》:寒热,短气,卧不安。 《备急千金要方》:胸胁痈肿,肠鸣泄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