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寿超90岁,成为老妖精的方法! - 艾灸灸法研究 易灸宝-爱上艾灸
查看: 25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告诉你一个寿超90岁,成为老妖精的方法!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2

帖子

12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16:27: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思邈幼年体弱多病,汤药之资而罄尽家产。但是他后来成为了药王,成就了《千金方》、《千金要方》,善用经络。他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02岁。如果说他的年代离我们太遥远了,那么我们看看近代的艾灸第一人马少群先生和现代的谢锡亮老先生。天津名老中医马少群先生(1903—1992)。至1943年,马少群相继患美尼尔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胃部不适,求治于中西医,服药达12年之久,终归乏效,几乎丧失治疗信心。在坐以待毙之际,经夫人启发,再度研究温灸以图自治,实不得已而为之。不想,仅仅半年疾病就全部祛除,一年后体健,寿享九旬。并且在以后数十年里,马老在临床治病屡获奇效,治愈大量疑难杂症。最后岁月里,在学生帮助整理下出版了《马氏温灸法》。看了近代的马老先生,再看看现代的老寿星,中医艾灸泰斗谢锡亮先生。艾灸专家谢锡亮老先生于1926年9月出生在河南省原阳县,现年已91岁,谢老先生依然精神抖擞,红光满面。他们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是善用艾灸经络养生的老中医。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致中和。寒就要让热,热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从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溃了就没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适事为故,恰到好处就好了。以平为期,以和为重,这就是它的一种最高境界。《中庸》一书中至关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致中和”这一思想。《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的是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可以说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生理机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体现。在这个终级目标下,中医是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来自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中医三大宝:“一根针、一柱灸、一碗汤”之一的灸法是开启我们人体自然大药库经络治病养生的钥匙之一,因为它的操作简便、效果直接而且非常容易在家自灸疗养。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中医三大宝:“一根针、一柱灸、一碗汤” 孙思邈有言:要想人不干,常灸足三里!古语有言: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古语有言:家有三年灸,郎中不用来。古孟子曰:七年之疾,当寻三年之艾!灸法治病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从久声。”《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具有温阳起陷,行气活血的作用,多用于阳气衰弱,沉寒痼冷等疾患。近代对灸法的应用分类大体为:艾炷灸(着肤灸、间隔灸)、艾条灸、温灸器灸、电热灸、敷药灸(药物发泡灸)等。艾灸是古中医学中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是用易燃的艾绒等在体表经穴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熏烤,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远扬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着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人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下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这些记载和论述,说明了艾灸既可防病,又可治病。艾灸根据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引起的不同症状,,能使人全身表面皮肤红润,毛孔扩张,让药物迅速进入人体,循经而行,内达脏腑,由表及里产生效应,起到疏通经络、温补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排寒袪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助睡眠、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

        有一个关于艾灸的故事广于流传民间,早在南宋时间,有一个军人,名叫王超,退役后无所事事,又有一技之长,被逼无奈就做起了江洋大盗(土匪),烧杀抢淫,无恶不作,为霸一方。据说在他年轻时时候,遇一得道高人,传授给他一套“黄白住世之法”。王超就按照这套方法修炼,当他年过90后还精神饱满,肌肤腴润,大家要知道,在古时人的平均年龄是很底的,要不怎么会有一句话说,人到70古来稀呢。……人在河边走,不得不湿鞋,有一次不小心案发被官府抓到,判了死刑。在临刑前,监官问他:你这么高的年纪了,怎么还会有如此好的身体呢,你是不是有什么神奇的养生方法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王超当时就想,反正也是要死的人了,自己所知道的秘术,就说出去吧,他回答说:秘术我没有,只是在我年轻时我师父告诉我,在每一年的夏秋之际,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就这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部下方总觉得有一团火那样温暖。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王超被处死后,刑官让人将他的腹部剖开,看见一块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这就是长期施灸用艾火灸出来的。从这个故事中可见,艾灸对培固人体阳气的力量有多强大。《神农本草经》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
        艾灸,作为中医学中的排头兵,早在公元550年就经朝鲜传入日本,从此在这片当时资源较贫瘠的岛国生根、成长、开花、结果。刚入日本国,艾灸在宫廷中使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灸疗从宫廷走入了民间,并被广为使用,且在承袭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古代的日本,应用灸法预防保健、延年益寿,一直是作为一年中的一件大事来行使。普遍施行养生灸,流行有“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风门之穴人人灸”等谚语。约1100年前,日本天庆2年(939年),日本天皇发表全日本国民艾灸布告,主要内容就是“春秋施灸,以防疾患,人因应勤于所业,然有所患则业废身蔽,不可不知,妇孺产然”。现代医学者,日本京都大学校医学部教授,西医原志免太郎博士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艾灸进行了20年的临床研究,结果他确信艾灸疗法是对人类健康最善益的治疗法。他专门写有《灸法医学研究》、《万病奏效灸疗法》等著作,其中后者再版了50次。原志免太郎博士一百余岁,为日本全国学生和国民为对象,为开展保健艾灸运动而献身努力。日本《文库名家漫笔》里说,元保十五年九月十一日,要推荐几位长寿老人从桥上走过,最先走过的是满平及其一家三代老人。当问及满平的长寿秘诀时,他答道:。无他妙法,惟我家自祖先相传,灸三里。其灸法为:每月自朔日灸,至八日止,年中逐月无间断。”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艾灸法可以调节胃肠运动、血管舒缩和肾上腺等内分泌腺功能,增强肌体的免疫力。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艾灸的补益作用在消化系统方面主要是通过对胃肠活动的变化,消化腺分泌的变化等实现的。在对犬的足三里施灸时,发现犬的胃肠活动出现兴奋性和抑制性的改变。艾灸对人体内各种分泌腺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如胃液分泌过多者,灸之可抑制胃液的分泌;而胃液少者,灸之可促使胃液分泌。艾灸对于胆汁、唾液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灸天突百会穴后,脑血流图的若干指标均有显著变化,提示艾灸可以起到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管弹性,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脑循环的改善可加速患者大脑功能和脑细胞代谢的恢复,可提高记忆,改善睡眠,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灸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流凝聚。日本金万淳夫等观察艾灸对健康人血流凝固力影响时发现:艾灸后l~3小时可见血凝固时间有缩短倾向。艾灸足三里可使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艾灸大椎穴可增加白细胞数量,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艾灸大椎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的T淋巴细胞(TC)和B淋巴细胞(BC)增加明显,而以TC更为显著。说明了艾灸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医名医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终年进行灸疗,不仅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还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之作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爱上艾灸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9:31 , Processed in 0.17988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