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舍穴】 出《针灸甲乙经》,。国际代码:SP13,拼音:FuShe,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交会交。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处。主治腹痛,疝气,结聚,积聚,霍乱,髀中急痛,厥逆,脾肿大,阑尾炎,便秘,附件炎,腹股沟淋巴结炎,痞块,腹胀,霍乱吐泻,月经不调,肠炎,睾丸炎等。 【府舍穴定位】 府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灸之宝取穴法】 在下腹部,脐中下4.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仰卧取穴 【府舍穴的功能作用】 健脾理气,散结止痛,有调气、理肠、散结的作用。 【府舍穴主治病症】 府舍主治脾胃及下腹部疾患:如腹痛、积聚、霍乱、疝气、髀中急痛、厥逆等。现代多用府舍治疗脾肿大、阑尾炎、便秘、附件炎、腹股沟淋巴结炎等。 【府舍穴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外阴部。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府舍穴配穴】 配气海治腹痛。 配气冲、箕门,治疝气。 【府舍穴名解】 府,脏腑也。舍,来源之意。该穴名意指本穴气血来源于体内脏腑。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阴维脉相通,体内的阴维脉的水液外传本穴,本穴的气血物质部分是来源于脏腑,故名。 【府舍穴解剖】 浅层有髂腹下神经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髂腹下神经本干经过。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府舍穴相关文献】 《针灸甲乙经》:府舍,在腹结下三寸,足太阴、阴维、足厥阴之会。 《针灸甲乙经》:疝瘕,髀中急痛,循胁,上下抢心,腹痛积聚,府舍主之。厥逆霍乱,府舍主之。 《针灸大成》:主疝瘕,髀中急疼,循胁上下抢心,腹痛积聚,厥气霍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