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攒竹穴的位置及其主治功效

2016-5-28 17:22| 发布者: 中医艾灸| 查看: 326| 评论: 0

摘要: 【攒竹穴】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眉头、眉本、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员柱。国际代码:BL2,拼音:ZanZhu;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 ...
攒竹穴
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眉头、眉本、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员柱。国际代码:BL2,拼音:ZanZhu;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瞤动,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

攒竹穴定位
位于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正坐仰靠取穴。

灸之宝取穴法
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在眉毛内侧端,眶上切迹处取穴。

攒竹穴的功能作用
有祛风明目,清热明目,祛风通络的作用。

攒竹穴主治病症
主治头、目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胬肉攀睛、眼睑动、目翳、颊痛、鼽衄、项强不可回顾、癫痫、尸厥、狂证、小儿惊风等。现代又多用攒竹穴治疗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白斑、面神经麻痹、神经性头痛等。

攒竹穴的针法及灸法应用
可向眉中平刺或斜刺0.5~0.8寸或直刺0.2~0.3寸。
禁灸。

攒竹穴配穴
配后溪、腋门治疗目赤肿痛;
列缺颊车主治面瘫、面肌痉挛。

攒竹穴名解
攒竹,攒,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攒竹名意指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上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因其性寒而为吸热上行,与睛明穴内提供的水湿之气相比,由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量小,如同捆扎聚集的竹竿小头一般(小头为上部、为去部,大头为下部、为来部),故名攒竹。小竹名意与攒竹近同。

攒竹穴解剖
有额肌及皱眉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攒竹穴相关文献
《针灸甲乙经》:“头风痛,鼻鼽衄,眉头痛,泣出,善嚏。”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眼中赤痛及睑瞤动。”
《针灸大成》:“主目䀮䀮,视物不明,泪出目眩,瞳子痒,目瞢,眼中赤痛及睑瞤动不得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灸宝-爱上艾灸    

GMT+8, 2025-4-30 18:29 , Processed in 0.0994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