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朝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医学家叫李时珍,其实他的父亲也是一位著名的医生--李延文,李延文他一生之中写了有两本著作,《人参传》和《奇艾传》。《人参传》和《奇艾传》这两本书里面,详细的记载了艾草和人参的功和德。功当然就是功效、功劳,德是什么呢?就是它的价值、理解为贡献也可以。众所周知,人参为自古号称百草之王,野山参是非常稀有的,现代社会一株正宗的野山参的价格在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之上是常有的事情。当然药店里面也有400元一斤的人参,那是种植的,药效不可同日而言。物以稀为贵,当然人参的药用价值历代先贤都给予肯定。李时珍的父亲李延文在书里曾就这么写道:“艾有参之功,参无艾朴实之德”。人参难得,艾草遍野,大道至简,艾草无处不在。田野、山冈随处就可得。李延文说艾草的功效和人参是一样的,但是艾草普惠天下的德却是人参所没有的品德。李延文这位先贤把这味艾草也称之为“百草之王”。在中国的清朝之前艾灸健体养生也是常有的事情,只是艾灸火灼的疼痛感较之人参难忍。古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这里三年之艾即为陈艾,陈艾火性温柔,穿透力强,古人灸法大多是直接灸,还得灸出灸花来,治疗的效果才能更好,其原理呢就是通过灸花来持续刺激经络穴位,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 ![]() |